欢迎访问中共池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池州市编办2016年工作要点

浏览次数: 作者:市编办综合科  信息来源:物价局 发布时间:2016-05-24 11:49
[字体:  ]

池编办〔201638

 

 

2016年,池州市编办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决策部署,以转变政府职能为核心,持续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推进事业单位改革,加强机构编制管理创新,为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五先”发展目标提供体制机制保障。

一、深化“放管服”改革

1.扎实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工作。做好市政府推进职能转变协调小组办公室工作,推动相关部门在行政审批、投资审批、职业资格、收费清理、商事制度和教育、科技、文化、卫生计生、体育等领域推出一批简政放权新举措,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新突破。

2.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继续做好国务院、省取消下放的审批事项衔接落实工作,适时开展督促检查。进一步规范优化审批流程,提高审批效率。

3.规范完善权责清单制度。建立政府权责清单动态调整机制,根据法律法规立改废释、衔接上级政府权责事项调整、机构和职能调整等情况,定期调整权责清单,实现清单规范完善、口径统一,打造权责清单“升级版”。依托权责清单制度,选取若干政府部门,探索建立新“三定”。按照上级部署,适时开展权责清单工作评估。

4.强化权力运行事中事后监管。探索建立“1+X”政府权力运行监管制度,出台《池州市人民政府权力运行监督管理实施办法》,针对市级权力事项,逐项制定事中事后监管细则建立全过程标准化的政府权力事项运行监管机制。推广“双随机、一公开(随机抽取检查对象、随机选派执法检查人员,检查结果及时公开)”监管方式。协助推进政府权力运行平台建设,调整优化行政权力项目库。

5.推进公共服务清单制度建设。全面梳理公共服务事项目录,建立市、县、乡(街道)三级政府公共服务清单制度,优化公共服务流程,推进公共服务制度化、规范化。

6. 适时启动行政权力中介服务清单制度建设。全面清理规范与各类行政权力相关的中介服务事项,建立全口径的中介服务清单。

二、统筹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7.推进综合行政执法体制改革。继续深化基层市场监管“三合一”改革,优化基层监管机构布局和监管力量配置。推进城市管理、旅游、交通运输等综合执法改革。

8.推动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落实纪委向同级党和国家机关派驻纪检机构全覆盖,进一步理顺派驻机构与派出机关、驻在部门、派出纪工委的关系。抓好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有关机构编制事项的贯彻落实,改革完善巡察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

9.推动司法体制改革。适时推进省以下法院、检察院机构编制统一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安徽省全面深化公安改革实施意见》,进一步理顺地方公安事权关系,建立权责统一的公安机关管理体制。

三、推进事业单位改革

10.稳妥推进事业单位分类改革。根据单位职责变化等情况,做好事业单位类别动态调整工作。积极稳妥推进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事业单位转企改制。加大“调、控、减”力度,继续整合职责弱化或相近、设置重复分散、规模过小的事业单位。

11.推进社会事业体制改革。做好市委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社会事业体制改革专项小组相关工作,协调推进社会事业领域相关改革。协助推进检验检测认证机构资源整合共享、国有林场改革、供销合作社综合改革等。统一城乡编制标准,做好新一轮中小学核编工作。

12.创新事业单位管理机制。建立机关、群团、事业单位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制度,推进各类事业单位统一登记管理,推动机关和事业单位法人登记(监督)管理诚信体系建设。继续抓好市第三人民医院法人治理结构试点工作。

四、强化优化机构编制管理

13.夯实机构编制管理基础。严格执行安徽省行政和事业机构设置编制管理“两个规定”,认真落实出入编管理制度,强化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完善机构编制大数据,确保信息数据实时动态调整,树立数据权威。做好机关事业单位网站中文域名注册和加挂电子标识工作,探索“互联网+机构编制管理”新模式。

14.严控机构编制总量。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严控机构编制文件精神,健全机构编制部门与组织、人社、财政、审计等部门间协同配合机制,全面落实控编减编任务。严格机构编制前置审核,把好进人源头关,确保人员编制只减不增。进一步规范市本级编外聘用人员管理。加大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宣传力度,强化部门机构编制纪律意识。

15.盘活机构编制存量。向深化改革要编制、向管理创新要编制、向信息技术要编制。对于职能任务不饱满、长期空编单位,实行空余编制由机构编制部门集中统一管理,探索建立总量控制下跨部门使用、定时段平衡的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加大政府购买服务力度,凡可以通过购买服务实现的公共服务事项,不再新设机构增加编制。

16.强化机构编制监督检查。认真做好机构编制政策规定执行情况考核工作,进一步完善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审计工作,强化审计结果运用。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纳入巡察内容,加强与党委、政府督查部门工作配合,加大督查力度。充分发挥“12310”举报平台作用,自觉接受社会公众监督。加大对违规违纪问题典型案件的查处、跟踪督办和通报力度。

五、不断强化自身建设

17.扎实开展学习教育。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结合部门实际,通过以会代训、实践锻炼、交流研讨等形式,认真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五化五提升”活动,教育党员干部争当“四个自觉”模范,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定理想信念,增强党性修养,保持党员本色,发挥模范作用。

18.持续加强作风建设。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省市委有关文件规定和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严格按规矩办事,突出问题导向,从制度上解决不作为、乱作为问题,把从严管理贯穿业务工作和队伍建设全过程,聚力打造服务型机关。

19.加强工作调研宣传。围绕“十三五”规划认真谋划机构编制工作,就重点、难点问题开展集中调研,抓好调研成果转化。加强与基层编办的交流联系,加大服务指导力度,统筹推进各项改革,及时总结、推广好的经验做法,加大信息宣传力度,积极营造改革氛围。

20.统筹做好其他工作。积极履行计生、双拥、信访、综治等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职责,完善服务保障机制。按照全市统一部署,切实抓好文明创建、议案提案办理、招商引资等各项工作。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