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池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读书分享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市委编办 发布时间:2020-07-17 14:46
[字体:  ]

市委编办  江劲

 

一、关于作者

韩茂莉,1955年出生于北京市,为七七级大学生,1981年1月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地理系,1985年考入陕西师范大学,师从史念海先生攻读硕士、博士研究生。1991年进入北京大学人文地理博士后流动站,导师为侯仁之教授。1993年留校任教,同年晋升副教授,2000年晋升教授。2000年赴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作访问学者。曾被日本中央大学、台湾成功大学聘为客座教授。现为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主要研究中国历史地理,在历史农业地理、历史时期环境变迁以及历史乡村社会地理方面做出重要贡献。主讲课程“中国历史地理”被教育部评为国家级精品课。

韩茂莉教授的爱人是辛德勇,研究生班同学,现任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从事中国历史地理学历史文献学研究,兼事地理学史研究,代表作为《隋唐两京丛考》、《古代交通与地理文献研究》、《历史的空间与空间的历史:中国历史地理与地理学史研究》和《秦汉政区与边界地理研究》。其夫妻二人志同道合,在中国历史地理界传为佳话。

二、本书评介

(一)关于历史地理学。历史地理学为历史学的辅助学科、为地理学的一个分支、为历史学与地理学的交叉学科、为一门独立的综合性学科。历史地理学涉及领域很广,不仅包括决定人类生存的环境与资源——气候、植物、土壤、山川湖泊等,而且也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农田、城市、道路、文化以及基于政治、军事需要对于环境的利用。

历史与地理的关系,历史好比演剧,地理就是舞台(谭其骧)。历史地理是研究往昔的地理,《中国历史地理十五讲》几乎涉及了历史地理研究的各个领域—疆域、环境、政区、农业、交通、军事、城市等,对于这些领域的基本问题及其历史发展进行了梳理和介绍,是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很好的入门书。阅读本书,了解更多的关于历史地理方面的基础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对思考分析问题有一定的帮助。

(二)本书主要内容。本书共十五讲,除绪论外,分别讨论了中国疆域问题、历史气候变化、农业发展、经济地理、江河湖泊、畜牧业、政区划分、各地交通地理、军事地理、城市地理等主题下的相关内容。作者从地理的角度去审视历史长河中的政治、经济、文化、交通、军事、农业生产和城市发展,涉及到众多山岭大川、广泽古道、城市区位等。

(三)本书特点。细读这本书,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

第一,是“名家通识讲座书系”中的一部,内容设计充分照顾到社会上一般读者的阅读选择,适合自学;同时又能满足大学通识课程教学的需要。所以本书既注意知识的相对稳定性,重点突出,通俗易懂,又能适当接触学科前沿,引发跨学科的思考和学习的兴趣。

第二,本书在编写的过程中有意保留了讲课的口气和生动的文风。有“讲”的现场感,比较亲切、有趣,适合本专业之外的读者,深入浅出的传授相关的学科知识,扩展学术的胸襟和眼光,进而增进读者的人格素养。

第三,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文献资料和考古资料。首先是引用了大量的第一手资料,如书中引用的《史记》、《旧唐书》、《后汉书》、《宋史》等正史资料,其次还引用了国外和国内学者的观点来论述,如美国学者L.S.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侯仁之《历史地理学四论》、《历史地理学的理论与实践》、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史念海《中国历史地理纲要》等等,通过大量的引用第一手资料、国内外学者的观点,充分对自己的观点来进行论证,使得文章更具有说服力和权威性。

三、读书分享

(一)关于年降雨量400毫米等降雨量线

1.疆域。历史上民族之间的争雄、武力之间的对抗,为什么总发生在今内蒙古西部、陕西北部、山西北部、宁夏、甘肃一代?决定、制约疆域伸缩的力量,在政治、军事之外,还存在地理基础。而这一代是年降水量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即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年降雨量400毫米等降雨量线既是中原王朝守疆固土的底线,也是新生疆土的增长点。这条自然界线不为人所见,却以潜在的力量左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与政治、军事行动。清以前各个王朝,周边民族的族属虽然不同,但中原王朝与周边民族互有伸缩的土地之争始终没有离开农牧交错地带。中国历代王朝不乏将境土扩展到中国北方农牧交错带以西以北的事例,其中汉唐两代拓土西域尤其为历代称颂,但必须说明的一个事实是,所有清王朝以前的历史,对于年降雨量400毫米等降雨量线以西以北地区都没有持续而稳定的获取,王朝国力强盛时期拓土西北,国力衰微即固守农牧交错带。只有清朝的军事行动不仅突破了这条农耕民族守疆固土的底线,将疆土延伸至中业草原,而且稳定、持续地拥有了这片土地,并在光绪年间设立新疆巡抚,将其置于与内地等同的管理系统之下。法国人儒勒·格鲁塞在他的名著《草原帝国》中清楚地指出:乾隆皇帝对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尔的吞并,标志着实现了中国自班超时代以来的十八个世纪中实行的亚洲政策所追随的目标,既定居民族对游牧民族,农耕地区对草原的还击。将帝国的疆土实实在在锁定在伊犁河流域和喀什葛尔地区的,不是汉武、唐宗,而是清朝前期康熙、雍正以及乾隆三位帝王所在的时代。(P49—P51)

2.其他。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经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兰州—拉萨—喜马拉雅山脉东部。400毫米等降水量线是半湿润区与半干旱区的分界线,是种植业与畜牧业分界线,是农耕文明与游牧文明的分界线,西北地区与北方地区分界线,把我国大致分为东南与西北两大半壁,是我国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的划分界线,大致与外流区内流区分界线重合。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东段是我国北方地区和西北地区的分界线。

3.引申。在中国年等降水量地图上,可以明显看到三条鲜明的等降水量线,代表了中国特别的地理意义。

8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沿秦岭——淮河一线向西折向青藏高原东南边缘一线,此线以东以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上,为湿润地区,此线以西以北年降水量一般在800mm以下,为半湿润地区。 它的地理意义是:等降水量线,传统意义上南方与北方分界线,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分界线,水稻小麦种植分界线,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亚热带季风气候与温带季风气候的分界线,热带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温带落叶阔叶分界线,河流结冰与不结冰的分界线,等等。

2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从内蒙古自治区西部经河西走廊西部以及藏北高原一线,此线是干旱地区与半干旱地区分界线,也是中国沙漠区与非沙漠区的分界线。

(二)关于经济重心南移

1.黄河流域农耕区的兴衰。秦汉以来黄河中下游一带不仅是经济最发达的地区,而且也是全国政治与军事中心。国家政权力量对政治中心所在地区的经济发展有积极推动作用,同时也会带来巨大的破坏。从东汉末年黄巾军起义到公元4世纪北魏统一北方为止,中国历史进入了分裂、动荡时期。长达3个世纪的政局动荡与人民流移,对农业生产造成空前破坏,黄河流域经济受到致命打击。

黄河流域重新振兴是在隋唐时期。唐天宝年间全国有人员5200万,秦岭、淮河以北占3/5,其中河北、河南两道,即相当于今冀、鲁、豫三省之地,又占北方人口的2/3,形成全国人口最稠密的地区。

若将汉唐两代黄河流域的经济地位做比较,则会发现已发生很大的变化。汉唐两代均定都长安,西汉时全国经济发达区只限于黄河流域,支持以长安为中心的国家机器运转,主要靠函谷关以东地区的漕粟。隋唐时期关中政治中心所仰仗的不仅是关东漕粟,而且远及东南,如《新唐书·食货志》所云:“唐都长安,而关中号称沃野,然其土地狭,所出不足以给京师,备水旱,故常漕东南之粟。”这意味着唐代黄河流域已经不是天下唯一的重要农业区,随着长江下游经济区的崛起,从两大流域平分秋色到经济重心转向长江下游,黄河流域渐渐失去往日的经济地位。

2.长江流域的开发。长江流域开发的时间进程远远落后于黄河流域。《禹贡》论及天下土壤性状时,将荆州即长江中游地区列为下中,而处于长江下游的扬州则为下下。从《汉书· 地理志》所载元始二年全国人口统计来看,这时秦岭、淮河一线以南人口仅点全国总人口的1/5,具有明显的地广人稀的特点。开发长江流域,解决劳动力不足是一个关键问题,黄河流域的每一次战乱都为长江流域提供了一次发展契机。

第一次,“永嘉之难”(西晋后期匈奴军攻破晋都,俘虏晋帝,最终使西晋灭亡的历史事件)。仅公元4世纪初永嘉之难至刘宋时间即公元420年前后,南渡人口共约90万。当时刘宋全境人口共500铭万,南下的北方移民占1/6,这使江南开发所需劳动力得到补充与改善,江南地区逐渐摆脱了原来的生产方式,开始从粗耕农业的经济类型向精耕农业转变。(注:南北两大经济区地位的互换与北方政治中心对南方经济的依赖是逐渐形成的)

第二次,“安史之乱”(中国唐代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755年12月16日至763年2月17日,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背叛唐朝后发动的战争,是同唐朝争夺统治权的内战,为唐由盛而衰的转折点)。引发的北方人口南迁,再度推动原已颇具规模的江南经济走上了新的发展阶段,不但成为北方政治中心赖以撑持的支点,而且成为全国的经济重心。对此当时朝野给予了充分肯定,如韩愈指出:“当今赋出天下而江南居十九。”杜牧进一步肯定了这一事实:“今天下以江淮为国命。”

第三次,“靖康之难” (靖康二年,金天会五年,1127年,金朝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导致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 )。造成的第三次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促使江南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地位日益巩固。(P76—P80)(中国古代经济重点南移,并不代表移至整个长江流域,而仅限于下游长江三角洲与太湖平原;长江流域各段的农业开发进程并不一致,长江上游的成都平原早在战国时期已进入与中原地区同步开发进程,唯位于中游的江汉平原待宋元时期才进入农业开发。)

(三)关于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

1.历史上黄河的重大改道。历史上黄河决口泛滥约1500次,较大的改道二、三十次,其中有六次重大改道。第一次:战国中期黄河下游大规模筑堤;第二次:公元11年(王莽建国三年)黄河在今河北大名东决口;第三次:1048年(北宋庆历8年)河决澶州商胡埽(今濮阳东),河分北、东两条河道;第四次:1128年(南宋建炎二年)人为决河于今滑县李固渡,大河由泗入淮;第五次:1232年人为决河于归德凤池口(今商丘西北);第六次:1855年(清咸丰五年)河决铜瓦厢,结束了下游700多年由淮入海的历史,回到渤海湾入海。

2.有关黄河改道、泛滥原因的探讨。1962年谭其骧先生在题为《何以黄河在东汉以后会出现一个长期安流的局面》的文章中指出:黄土高原地区水土流失程度与这里的植被覆盖率直接相关,而植被情况如何又主要决定于生活在这里人们的生产活动方式。

在黄土高原的总侵蚀量中自然侵蚀最少占70%,加速侵蚀最多占30%。这一比例表明即使在今天黄土高原人类活动最活跃的时期,也仍然以自然侵蚀为主,人类活动导致的加速侵蚀,仅占较小的一部分。

人类活动破坏的限量是30%,人类能够控制恢复的也仅是30%。其余70%的自然侵蚀量,在自然规律的支配下,不会因舛而亡,也不会因尧而生。过去黄土高原是否有过“青山绿水”尚不能肯定,今后能否再现“青山绿水”更难以预测。

关于黄河主要产少区——黄土高原的研究,传递给我们一个事实,即黄河的治理是一项极为复杂的工程。退耕还林、还草,仅能解决黄河中游地区的环境恢复,但由于黄土高原自然侵蚀所形成的泥沙,则需要各类工程措施予以控制。(P118—P138)

(四)关于行政区划界原则

1.随山川形便。所谓“山川形便”,是依凭山脉、河流、湖泊等自然地物作为行政区边界,使行政区与自然地理区保持一致的划界方式。比如太行山分隔了河北、山西,武夷山分隔了江西、福建等。“山川形便”这种原则有利有弊。利的一面是可以更好地利用自然地理的条件,因地制宜地发展地方经济。弊端在于,如果政区的幅员足够大,地方官权力又过大的话,就可能利用自然天险,形成地方割据。

2.犬牙交错。即不按山川的自然位置,而是有意地使各行政区域的边界犬牙交错,以此防止地方割据,就像河南河北,湖南湖北,他们并不以河湖为界。利的一面:防止地方割据。弊端:增加管理成本等。现实中,两种划界原则综合起来运用。举例说明(略)

四、一点思考

1.学习历史地理的意义。有助于我们了解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的变迁、中国历史演变的基本脉络,掌握历史时期中国地理环境与社会发展之间的互动关系,教会我们将时间与空间联系起来研究问题。

2.把握事务发展的规律。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等内容,可结合当前世界经济形势,研究分析未来世界发展大势。如对“当今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理解和形势判断,要有全面深刻认识,要搞清楚这个“大变局”“变”在何处,“道”向何方,对我们是“机”还是“危”,我们应该如何应对等。另外,还要认识到“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成型并非一蹴而就,中国发挥全球引领作用是大势所趋等。了解历史,把握规律,立足我国实际,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保证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没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3.结合机构编制工作。本书与我们机构编制工作联系最大的当属第九讲《政治的空间》和第十讲《空间的政治》,学习这些内容,有助于我们理解当前中国的政区、经济、管理制度等形成原因。作为一名编办职工,应学习了解机构编制工作发展历史,对每个部门的没变过程了然于胸,经常性学习机构编制政策法规和相关业务知识,加强工作调研,从历史和现实两个方面来想办法解决相关问题,以此更好地促进机构编制工作发展。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