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池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做出好决定》读书体会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市委编办 发布时间:2020-08-04 10:15
[字体:  ]

根据机关支部读书活动安排,今天我和大家一起分享《做出好决定》这本书。这本书本质上是一本管理学、组织行为学的专业书籍,但作者使用非常具有亲和力的语言,同时借助大量日常案例,使读者可以深入的理解那些经典的决策理论,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而且非常实用。结合个人理解,我将“做出好决定”归纳为三个步骤。

一、自我认知——了解自身个性档案

书中第二部分中有8个章节都是测试章节,通过这些测试,可以了解我们的决策风格,比如你是偏理性的、还是偏直觉的,你的风险指数是多少,是愿意冒风险的还是比较保守的,你的拖延指数又是多少,还有你的情绪控制能力如何等等。

这里需要说明的是,通过测试可以了解自己的个性特征,这个结果仅仅表明的是一种倾向,结果本身并不具有好的或者坏的性质。在不同的情形下,某种个性特征会发生不同的作用,有时候会阻碍决策(负面作用),有时候也会起到促进作用(正面作用)。比如拖延症这个问题,我们通常都会觉得有拖延症是一个非常坏的习惯,但是完全没有拖延症的人很可能因为过早行动而懊悔,轻微的拖延会帮你省去很多悔恨和不必要的金钱损失,尤其是在做重大决定的时候。我们了解自己个性特征的目的,就是为了在决策的过程中,尽可能的去控制、去削弱个性倾向中的负面影响,去支持、去强化它的正面影响。

二、避开陷阱——克服大多数人都会有的倾向和错误

(一)代表性偏见

案例一:受疫情影响,全球市场震荡不止。2月底,在美股暴跌的情况下,“股神”巴菲特出手,以美股45美元的价格抄底了达美航空。在接受采访时,巴菲特还宣称不会抛售航空股。然而,随着疫情在海外蔓延,全球航空业持续巨亏,4月初,巴菲特以每股26美元的价格卖出达美航空的股票。短短一个多月的时间,巴菲特在达美航空上就亏损了3000多亿人民币(相当于蒸发了一个格力空调的市值)。这么短的时间内遭受这么大的损失,在巴菲特的投资生涯中是前所未有的。在今年之前,达美航空的历史最高价到过近65美元,历史最低价在32左右,所以当股价跌到45美元的时候,巴菲特认为这个股已经跌无可跌了,但他忽略了同时间段疫情蔓延对航空业带来的巨大冲击。

案例二:抛硬币,我们知道,每一次抛硬币出现正反面出现的概率是一样的。但是当连续出现几次正面时,绝大多数人都会认为下一次抛硬币得到反面的概率会大大增加。

这两个案例中,人们做出错误的判断的原因是相同的,都是因为他们陷入了“代表性偏见”。

“代表性偏见”的含义:人们评估一个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基于这个事件与其他事件或其他一系列时间的相似程度。然而,概率性事件不会自动调整。以前发生的事情对未来将要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影响,然后很多人却认为概率会平衡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这就是“代表性偏见”陷阱。

(二)熟悉度偏见

本书的第23章中,作者也举了巴菲特的例子,分析了巴菲特一直以来遵循的是“投资你熟知的领域”这一信条,凭借这一信条,巴菲特也的的确确创建了庞大的金融王朝。但同时,“熟悉度偏见”也让巴菲特错过了苹果、亚马逊、特斯拉这些大众都知道的好公司。

“熟悉度偏见”含义:当做决定时的情况与以前出现过的情况类似时,我们倾向于把之前做过的决定照搬过来。但往往就被熟悉的事物蒙住了眼睛。

(三)理解沉没成本

案例一中,巴菲特最终26美元的价格卖出达美航空的股票,这一行为就是承认错误,及时止损。要知道达美航空从上市以来,在今年之前,历史最低价格是32美元,是在2016年6月份,多数股民在被套牢的情况下,会选择补仓,而且是越跌越补,甚至有些人把所有的钱都贴进去了。但是,这只股在今年5月份的最低跌到了17.51美元。其实每一笔交易都是彼此独立的,你买入股票只能有一个原因:看好它未来能涨,而不是前面有被套的仓位就想着要降低整体成本。这就好比葫芦娃兄弟,大娃被妖怪抓了,二娃去救大娃,三娃再去就二娃......最后葫芦娃兄弟全部被蛇精拿下。那些盲目补仓的股民,就是因为没有“理解沉没成本”。

“理解沉没成本”的含义:今天做出的决定只影响未来,而不是过去,所以做决定时,不要只注重过去的亏损和成本,要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未来,要分析当前坚持走下去的这条路是否正确,避免一错再错,要及时承认错误,及时止损。

案例三:我以前有一个习惯,无论去饭馆吃饭还是在家里吃饭,总是强迫自己吃完所有菜,尤其是晚餐,因为很多菜过夜就不能吃了,不吃完就只能浪费倒掉。有一天,一个朋友跟我说:吃饱了接着吃也是浪费,只不过是把饭菜放在肚子里浪费而已,而且有害身体健康。现在我知道自己这种行为的根本原因就是受“沉没成本”的影响,不愿意承认菜点多了或烧多了。

(四)情感卷入错误

案例四:这是2006年德国世界杯决赛,对阵双方是法国和意大利,在图中事件发生之前,法国队的齐达内开场就利用点球帮助法国队取得领先,马特拉齐随后为意大利扳平比分。当比赛进行到109分钟时(这已经是加时赛阶段了),马特拉齐后场盯防齐达内,两人发生口角,齐达内丧失冷静,头顶马特拉齐,马特拉齐应声倒地(当然不免有演的成分),裁判直接红牌送法国队长出场。结果大家都知道,那年的大力神杯最终归属意大利队。可以说,齐达内的不冷静行为,直接影响了后面的比赛走势。

冲动是魔鬼。每个人都是有感情的,都会有过于激动的时候,或者压力过大的时候,这个时候做出的决定往往都是错误的,齐达内就是犯了“情感卷入错误”。“情感卷入错误”的含义:负面情绪会限制我们的注意力、加快决策进程并导致冲动行为。这最终会导致做出决定后的遗憾。

前面两个案例:一个巴菲特,是股神,一个齐达内,是世界足球先生,他们都站在各自领域的最高点,是各自领域最杰出的代表性人物。但他们依然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心理陷阱。所以讲,只要是人,就会受感情的影响,要做到完全理性是不可能,完全理性是一种理想化的状态。

(五)惰性

案例五:一位大学同学的真实情况。大学四年,每一节课,都是踩着铃声进教室;每一次交作业的前一晚都是通宵加班;每一次约会都必然迟到;每一次出门收拾行李一定要等到出门前半小时;这也直接导致了每一次赶飞机、赶火车,他都会在站台飞奔。同学圈曾经给他起外号,叫“拖延症之鼻祖”。当然,他身上这种极端的拖延症也让他吃了很多亏,而且有些教训可以说非常惨痛。

书中在14章将这种行为定义为“惰性”:能拖到明天的决不今天做。“即使是在正确的道路上,如果只是坐在那里,你也会被超越。——W.罗杰斯

事实上,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陷入各种各样的心理陷阱,这些陷阱会阻碍我们做出好决定。像这样的心理陷阱,书中第三部分共列出了17种。由于每个人的个性档案不同,每种心理陷阱在每个人身上发生的概率会大不一样,我们在做决定的时候,要尽量避免陷入这些心理陷阱。

三、高效决策——理性

    最后再谈谈在读完这本书之后,个人认为在今后做决定时需要重点把握的几个要素。

1.决定的重要性: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面临着大量的各种决定,事实上,不可能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去优化每一个决定,那在做决定之前,我们首先就要考虑这个决定的重要性程度,是非常重要的,还是无关紧要的。如果不区分关键决定和其他决定的话,就很容易被那些大量的小决定所困扰,反而会忽视真正重要的决定。

怎样检验决定的重要性?一个决定对未来的影响越大,它的重要性也就越大。一个将塑造你未来20年生活的决定肯定比影响力只能持续几个月的决定更重要。

2.明确目标:没有目标,你就没法理性,没法区分重要的和不重要的决定,也不知道自己需要什么样的信息,更不能从大量的信息中选出对自己有用的信息。不仅如此,我们还需要计划表,在计划表中区分长期目标、短期目标,当然这个计划表可以是在自己的脑海中,但为了能时刻的提醒自己,将计划表制作出来放在自己容易看到的地方,可能是一个更好的选项。明确目标之后,就能快速剔除与自己利益不一致的选项,从而降低做出后悔决定的可能性。

3.多听听相反的话:在作出最终决定前,积极寻找那些与我们的预想和假设相悖的信息。当我们愿意承认自己的思考可能会犯错时,就已经避免了自狂自大的倾向。如果我们的信念是正确的,在相反的话语中他们仍然可以站得住脚,如果我们的想法有缺陷,这种做法就可以揭示不足,那我们一定可以做出更加有效的决策。

4.理性决策六步骤:在书的第一部分,就介绍了理性的重要性,而且详细列出了理性决策的六个步骤:①识别和确定问题②确认决策标准③评估标准④制定备选方案⑤评估每一个备选方案⑥选择得分最高的方案。这其实是纯管理学的内容,在日常生活中能用到的概率不高,但是当面对一些重大事件,做出重大的决定的时候,按照这6个步骤就非常必要了。具体内容书中有详细解释说明,此处就不展开赘述了。

重在实践。希望大家在今后的工作或者生活中,去践行书中的原理,时常用书中的原理来检视自己的行为,最终达到提高自己决策能力的目的。既然世上没有后悔药,那就尽量不要让自己后悔。

有效的努力很重要,有效的选择更重要!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