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贵池区委编办针对机关事业单位编外人员管理不规范、人员数量过多、身份结构复杂、流动性大等问题,全面加大统筹力度切实加强和改进编外用人管理,提升管理效能。
一是强化刚性约束,严控总量。对全区各机关事业单位编外聘用人员进行全面摸底统计,纳入实名制系统管理,实行动态管理、能进能出。确需增加编外用人单位每年11月底前申报计划,根据各单位的编制数、现有人员情况和实际承担的工作量等严格审核,提交区长办公会、区委常委会审定后下达,新增编外人员由区人社局统一面向社会公开招聘,杜绝随意招用、人情用工,做到科学测算、合理管控人员规模和财政经费。
二是科学设定岗位,规范用工。明晰编外人员的岗位定位,将编外人员岗位划分为辅助事务、辅助执法、专业技术三类,明确编外人员不得从事行政管理(执法)、财务管理、档案管理、涉密等岗位,用人单位与编外人员规范签订劳动合同。确定政府购买服务范围,实现机关事业单位由“用钱养人”向“用钱办事”转变,聘用人员逐步由“单位所有”向“社会所有”转变,减少对编外用工的刚性需求。
三是统一薪酬体系,激发活力。建立编外聘用人员正常的年度待遇总额定期调整机制,年度待遇总额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等合理确定,由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和单位缴纳社会保险公积金三部分组成。用人单位加强对编外人员的岗位培训和日常考核管理,实行薪酬标准按岗位划分的总额包干制,体现“岗位不同、绩效不同、待遇不同”的原则,营造争先创优的良好氛围,调动在岗人员工作积极性。
四是加强监督管理,提质增效。进一步建立纪检、编办、人社、财政、审计和用人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协调配合、共同管理”机制,形成在“规模控制—薪酬标准—经费支出—人员管理” 工作上相互分工、协作管理制度。将用人单位聘用人员和待遇发放情况纳入巡察和审计范围,加强对编外人员规范管理的监督检查,完善责任追究机制,及时发现和纠正编外人员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