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市被省确定为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6个试点市之一,市编办积极稳妥扎实推进我市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建设。近日,全省获批的36家县级公立医院中,我市县级公立医院全部在列,实现市县两级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全覆盖。一是深入开展调查摸底。在充分掌握市人民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在编人员基本情况及建设床位数等情况的基础上,侧重医院最近一次核编以来的新增床位数、编外人员的学历学位、工作年限、职称评聘等情况开展调查摸底,为形成周转池编制实施方案奠定基础。二是系统开展业务培训。召集各县区编办、卫计委、公立医院负责人及业务科长开展试点业务培训,认真学习试点方案,深入解读编制周转池制度提出的背景、意义、制度框架等内容,制定公立医院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工作实施方案模板,并对编制周转池制度试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三是科学制定试点方案。根据省有关规定,结合我市公立医院实际,最大限度争取我市编制周转池核定标准,明确公立医院按照新增床位与编制数1:0.6及现有床位与编制数1:0.5的比例核定我市公立医院周转池编制规模及社会化用人额度,并明确周转池编制使用标准,形成“周转池”“自建池”“社会化用人池”动态流转的三池保障机制。
目前,市县两级公立医院共新增用人额度3925名,其中核定周转池编制1687名,已达医院原有事业编制77.8%。下一步,市编办将重点做好计划审核、政策细化、人才引进等具体组织实施等工作,为实现我市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医药卫生专业人才提供编制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