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池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书店日记》读书分享——孙微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池州市委编办 发布时间:2021-09-17 15:19
[字体:  ]

《书店日记》读书分享

 

当时推荐这本书有两个原因:一是豆瓣2019年度最受关注图书排行榜第三名;二是它的封面,冬日里给我带来了灯光下围炉看书的温暖感。

一、作者简介

肖恩•白塞尔(Shaun Bythell)是苏格兰最大的二手书店、一家名叫“书店”的书店的店主,他也是威格敦图书节(Wigtown Book Festival)的组织者之一。《书店日记》是肖恩的第一部作品。

二、内容概要

(一)书店简介

18岁的时候,肖恩·白塞尔第一次在苏格兰小镇威格敦看到那家名叫书店The Book Shop)的书店。他和朋友散步路过,看到堆满书籍的橱窗,对朋友说:这家店到年底一定倒闭。十三年后,2001年,肖恩买下了这家书店。据说是苏格兰最老、最大的二手书店,拥书至少十万册。

(二)内容简介

出版于2017年的《书店日记》记录了肖恩从20142月至20152月的开店经历。肖恩的店名丝毫不会引起歧义,直接就叫书店,可即便如此,还是有顾客来问:你们该不是卖书的吧?每个月日记的开篇放了乔治·奥威尔《书店回忆》中的一段。在每一篇日记的开头记录着网店的订单量和找到二手书的数量,在结尾记录着每天的客流量和流水,这种日记体的形式瞬间拉近了读者和作者之间的距离感。

◇主要人物:

船长黑猫

店里的“中流砥柱”妮基:她快五十岁,脾气坏,极度节俭,每天迟到,日常不听安排,还喜欢在每个星期五结束宗教活动后,去超市垃圾桶里淘各种各样品相堪忧的食物,成天穿着滑雪服但她乐于分享,执着于喝茶一定要用好的骨瓷杯子,对人善良。

安娜:作者的女友,也是一位有才华的作家,丢下NASA职位,从洛杉矶来到苏格兰小镇陪伴他。

艾略特:作者的好朋友、当地著名图书节总监,作者很多次写他都不超过一句话,几乎每次都跟艾略特的鞋子有关——作者总是吐槽艾略特一进门就脱鞋并到处乱放的习惯。

 威廉:邮局老板,悲观主义者,“万事万物都能引起他的抱怨”。

三、原文赏析

(一)吐槽

◇上午11点,电话铃响了。是那个每隔几个月就会打电话来的威尔士女人。她有一副我听过的最为抑郁的嗓音,总是问有没有十八世纪的神学著作。等我把在库的书名读给她听,她的回答却从来不变:噢,真是令人失望透顶。这电话她都打了好几年了。一开始我还会给她念书名,想看看我们的藏书里是否有她可能需要的,可当了这么些年她失望之情的忠实听众,我已经放弃了,随便编几个书名打发她了事。

—— 引自章节:二月 001

◇今天早上,一位顾客要找奈杰尔・特兰特的书,透着料定我们一本也没有的自信。我让他去苏格兰室看看,特兰特的大部分作品我们都有,包括他收集的建筑学资料,只有几种付之阙如。几分钟后他急匆匆溜出了书店,生怕被看到。有些人吧,就想让你了解他们的阅读习惯,根本无意买书。

—— 引自章节:二月 039

 ◇对于我不想显得没礼貌,但……我不是种族主义者,但……”这两种开场白,听的人应该同样多加小心。道理很简单:如果你不想显得没礼貌,那就别显得没礼貌。如果你不是个种族主义者,那就别表现得像个种族主义者。

—— 引自章节:十月 295

◇真正的爱书人少之又少,不过自认为爱书的人却有许许多多。后一种人很好辨认—— 他们常常一走进书店就自我介绍说是读书人,还要向你强调我们热爱书籍。他们穿的T恤或者拎的袋子上印着的正是表明他们覚得自己有多爱书的标语,不过要识别这种人最万无一失的办法还得要数:他们从来不买书。

—— 引自章节:三月 045

16日,星期二 今天的亚马逊信箱里收到一封抱怨《普遍的个别》的邮件,那本书是大概一星期前卖掉的:书口(尤其是上书口)有一层厚厚的霉斑--翻书对健康而言是严重的威胁。现在书给包了起来,绝不能放在屋子里。我毫无必要地挖苦了她一番,回信说既然她觉得这书对健康威胁如此之大,我会派个穿埃博拉病毒防护服的人去取书。

18日,星期四 关于那本发霉的《普遍的个别》,又有了精彩的后话 我在之前的信里挖苦说等她给我地址,我就派个穿埃博拉病毒防护服的人去取书。她是这样回复的 地址是: 13RTX7-X11卫星 金星3号轨道 银河系

—— 引自章节:一月 376/378

看《书店日记》,大概很难不被肖恩犀利的言辞逗笑,不仅光顾书店(往往只看不买)的客人是他的吐槽对象,店员、活动嘉宾、书商同行都在他的攻击范围之内,不过,他并不承认自己天生脾气差,自辩说:记得在买下这家书店前,我还挺温顺友善的。连珠炮似的无聊问题,朝不保夕的资金状况,与店员和一个接一个没完没了讨价还价的顾客漫无休止的争论,害我成了这副模样。

(二)感悟

◇很多次买卖的起点都是一个陌生人打电话来,说亲近的人最近过世了,由他们负责处理逝者的藏书。此时的他们通常还沉浸在悲痛中,这情有可原,而我们也几乎不可能不为他们的痛苦所感染,哪怕是以最微末的方式。翻检亡故者的藏书让我们得以洞悉书籍原主人是什么样的人,他们的兴趣,在某种程度上,还有他们的性情。如今,我连在拜访朋友的时候,看到书架我都忍不住去留意,尤其是任何一本或许可以揭示他不为我所知一面的书。就跟所有人一样,我自己的书架同样不清白--在满架子现代小说和关于苏格兰艺术与历史的书中间,你会发现一本《学讲意第绪语粗话》,还有一本《第三帝国匙类收藏品》。前者是安娜送的礼物,后者来自我朋友迈克。

—— 引自章节: 二月 014

一个人的藏书就跟一个岛屿一样。岛屿有大有小,有不同的景致,个人藏书也是如此,因为主人对不同图书的喜好而呈现不同的风格。这些独特的风格,使得其他人能够了解藏书主人的个性,走进他/她的世界。

◇对大部分从事二手书买卖的人来说,清走逝者的遗物是很熟悉的经历。你会渐渐对此感到麻木,尤其像今天这种情况:去世的老夫妻没有子女。不知何故,墙上的照片——丈夫穿着挺括的RAF(英国皇家空军)制服,妻子则是个游览巴黎的少妇——会带给人某种愁绪,而在处理尚有子女在人世的过世夫妇的旧藏时则没有这种感觉。带走这样一批藏书好比是对他们人格毁灭性的最后一击——是你抹去了他们存在过的最后一点证据。这个女人的藏书表明了她是什么样的人:她的兴趣爱好同她本人的密切关系不逊于她遗传下来的基因特征。也许正因如此,她侄子才等了这么久才找我们来看书,就像失去孩子的父母常常好多年都无法接受哪怕是动一点点孩子卧室里的任何布置。

—— 引自章节:二月 039

肖恩去新近过世的人家里收书的部分,随着主人离开人世,那些映射着他的人格,甚至可以被视作他存在过的证据的书籍也将流入旧书店,迎接未知的命运。作为二手书商的肖恩常常要以处理遗物的方式同素不相识的亡故者告别。

◇曾几何时,那个意大利青年与他的苏格兰妻子在此地安家落户,他的生意兴旺发达,拥有一个年幼的女儿,他勇于背井离乡,学习另种语言,开创一番事业,开始崭新的人生,对未来充满信心的他不会料到命运会给他的梦想写下这样的悲惨结局。我很确定这套两卷本《十日谈》是他从意大利带来的几件个人物品之一我不知道从这套书由他的家族成员世代相传到最终在新卡姆诺克的一套潮湿的公寓里断了继承者,其间过了多少个春秋。不过今天,这两本书在买下它们的那个姑娘手里获得了新生而谁知道接下来的几百年又有什么样的故事在等待着它们呢?

—— 引自章节:四月 102

这篇很有命运感,一件物品里看到了春秋。

◇他是现在被视作传统书商的那一代人中最后几位。在亚马逊和 Abebooks这些你可以很快核查书价的网站尚未出现的年代,书商必须掌握和携带所有信息,而戴维是一座人物生平、目录学和文学知识的宝库。如今这种知识一一倾注大半辈子心血积累、曾经那样为人所珍视、可以藉此谋得体面生活的知识一一几乎没了用处。那种看一眼封皮就能告诉你出版年份、出版社、作者和该书价值的书商难得一遇,而且数量在日渐减少。我依然认识一两位这样的行家,他们是我在这行中最为钦佩的人。无一例外,我接触到和打过交道的此类书商以现在的眼光看来,培养他们走上卖书道路的岁月已经一去不复返--个个诚实而正派。

—— 引自章节:二月 042

记性好、毅力强、品位佳、文学知识丰富、拥有一定资金,这几条是前网络时代当一名合格书商的基本要求。确实,过去的书商往往是学有所长的版本学家、目录学家,其中的佼佼者更是时有书志学著述行世。哪怕是肖恩刚买下书店的2001年,还会有亦商亦儒的高人对他指点一二,如今这代人已凋零殆尽。《书店日记》中写到的戴维是老一辈书商的代表,令肖恩高山仰止。

(三)斗争

◇别以为二手书商的世界是一曲田园牧歌一一炉火烧得很旺,你坐在扶手椅上,搁起穿着拖鞋的脚,一边抽烟斗一边读吉本的《罗马帝国衰亡史》,与此同时,络绎不绝往来的客人个个谈吐非凡,在掏出大把钞票买单前还要同你来一段充满智慧的交谈。真实情况简直可以说完全是另一个样子。上门来的许多人不管跑到哪里都是讨人厌的那一类,只不过书店给了他们特别的机会表现。

—— 书店日记《乔治奥威尔》

◇一方面,亚马逊看似惠及了消费者,但另一方面,却有许多不为外界所知的人因为它给卖家带来的严醋环境蒙受损失ー一过去十年里,作家眼见着自己的收入直线下降,出版商亦是如此,这么一来,他们不再有勇气冒险力推无名作者,而现在经纪人也不复存在了。即便还没到通过削价来打压竞争对手的地步,亚马逊似乎也将重点放在了匹配敌我价格上,乃至在某些销售里,你简直没法看出来如何才能有利可图。随之而来的经济压力不仅落到了独立书店头上,也令出版商和作者陷入困难,而最终受损害的是创造力。悲惨的真相就是:除非作者和出版商联合起来坚决抵制亚马逊,不然图书产业将面临荒芜。今天的《星期日泰晤士报》上有篇阿曼达·福尔曼的好文章,谈及了这一问题。

—— 引自章节:六月 150

读这本书最有趣的地方在于,好像是跟着肖恩一起在经营书店,体会经营书店的日常苦恼,难缠而古板的顾客、亚马逊等在线网络电商的价格碾压、营业额的日益下降导致无法雇佣全职店员……经营一间书店远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文艺、浪漫和轻松。

开卷随缘俱乐部多了两名新订户。几年前,书业不景气,前途看上去颇为黯淡,我成立了这家读者俱乐部,作为书店的行生。订户一年缴纳59镑,每月能收到一本书,但至于收到什么类型的书,他们没有发言权,品质完全由我来把控。在选择什么书放进箱子里,随后打包、寄出这件事上,我慎之又慎。因为订户显然都是嗜读成癖之人,我总是专挑那些我认为但凡真心热爱阅读就会喜欢的书。其中没有需要太多专业知识才能理解的书:一部分虚构作品,一部分非虚构作品,非虚构的比重略微大一点,再来几本诗歌。

—— 引自章节:二月 016

在夹缝中,肖恩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出了很多了不起的事,如各种已经在进行或是正在策划中的活动:“开卷随缘俱乐部”、“打开的书”、“狐狸洞”,更不用说规模宏大的威格敦图书节了。还有日常更新社交媒体,录各种视频,录读者读自己喜欢的书的段落等等,各种活动安排的仅仅有条,专业又有趣。

这本书虽然不是很深刻,但是一本读起来很治愈的书。“警告:本店有书!”本书不含鸡汤,不承诺疗愈,但绝对走心。肖恩让人相信,没有什么困境是英国人的幽默无法化解的。他也会冷不防收起冷面段子手的人设,让你看看他围绕着“书店”和威格敦图书节建立的世界,和书籍流转中百态人生。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