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共池州市委机构编制委员会办公室门户网站! 无障碍浏览 登录  |   注册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
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的几点认识

浏览次数:   信息来源:市编办 发布时间:2018-09-05 16:08
[字体:  ]

行编科  江劲

中共中央政治局4月23日下午就《共产党宣言》及其时代意义举行第五次集体学习,习近平主持学习并发表讲话。习近平总书记系统阐述了《共产党宣言》的时代意义,清晰的解答了为什么要学习《共产党宣言》,就如何学习运用提出了具体要求,我们要切实抓好学习贯彻落实。下面就学习《共产党宣言》和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五次集体学习会上讲话谈一点认识,讲的不妥的,请领导和同志们指正!

一、读原著,领会精神要义

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在英国伦敦利物浦大街46号的印刷厂里印刷完成。2月21日,单行本问世;2月24日,正式出版。这宣告了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共产党宣言》,包括七篇序言、引言和正文,共25000多字。《共产党宣言》正文包括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资产者和无产者,阐述了关于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的学说;第二部分——无产者和共产党人,讲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目的和任务,以及共产党的纲领和理论;第三部分——社会主义的和共产主义的文献,抨击了当时流行的各种假社会主义, 说明了各种假社会主义流派产生的社会历史条件,并揭露了它们的阶级实质; 第四部分——共产党人对各种反对党派的态度,表明了共产党人革命斗争的思想策略。这四部分逻辑严密、循序渐进地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思想。

《共产党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关于唯物史观的基本原理,即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是人类社会运动演变的基本规律。关于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观点,即全部历史都是阶级斗争的历史,阶级斗争是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关于资产阶级和资本主义历史地位的基本观点,充分肯定了资产阶级在历史上的革命作用,同时揭示了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两个重大原理:两个“不可避免”,即资产阶级的灭亡和共产主义的胜利同样不可避免;两个“自由发展”,每个人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两个决不会:《共产党宣言》指出“无论哪一种社会形态,在它所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决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决不会出现的。”“两个不可避免”的原点与“两个决不会”条件的结合统一,就是马克思为我们揭示的历史发展趋势。它必然导致共产党的蓬勃兴起与社会主义的最终胜利。

《共产党宣言》的发表标志着科学社会主义的问世,开辟了世界无产阶级用科学社会主义指导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新纪元。在科学社会主义的指引下,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开辟了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人类历史新纪元。随后中国人民走上了无产阶级革命道路,推翻了“三座大山”,建立了人民民主政权,开创了建设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经过几十年的理论和实践探索,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把握,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但是,也面临很多没有弄清楚的问题和待解的难题,对许多重大问题的认识和处理还处于不断深化的过程之中。今年恰逢《宣言》发表170周年。习近平总书记明确要求全党:“《共产党宣言》要多看几遍。”如何更好地解决面临的难题,需要我们原原本本研读《共产党宣言》等“真经”,运用好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中国实践这一看家本领,大胆探索、深化发展,不断丰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特色、理论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机构编制作为上层建筑,必须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这是做好工作的逻辑起点。秉持这一理念,我们也应重温《共产党宣言》,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把握好机构编制工作基本规律,充分发挥机构编制调整生产关系、适应和促进生产力发展的能动作用,使机构编制工作更好地服务“三优池州”建设。

二、真懂真信,坚定理想信念

理想信念, 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 是一个民族奋力向前的导向, 是一个国家走向富强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总书记在新一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坚定理想信念,坚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始终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 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 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 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 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共产党宣言》指出, “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社会主义必然胜利”,这一科学论断指明了无产阶级的斗争方向和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 “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 中国共产党党员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惜牺牲 个人的一切,为实现共产主义奋斗终身”。习近平总书记强调, “共产党员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要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践行者”。“夫志,气之帅也”。崇高的理想、坚定的信念,历来是推动党和人民事业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我们党自诞生之日起, 就以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奋斗目标。96年来,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小到大、由弱到强,领导人民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 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革命先贤具有坚定的理想信念, 从而产生了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共产主义理想和社会主义信念, 是共产党人崇高的追求和强大的精神支柱, 也是共产党的政治优势。不管世界如何发展、环境如何变化,理想信念决不能丢。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

重温《共产宣言》,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我们最重要的一条是真懂真信,对《共产党宣言》揭示的人类社会最终走向共产主义的必然趋势,要深信不疑。

当前,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各族人民, 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坚定理想信念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阅读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 会使我们在潜移默化中受到他们崇高精神风范的浸润和人格力量的熏陶,从而实现自己思想境界和道德情操的升华。作为一名党员干部, 特别是从事改革和机构编制工作的党员干部, 我们只有像革命先贤那样如饥似渴地从马克思主义中接受真理的熏陶, 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成果来武装自己, 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素养,坚定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信念,始终不忘初心、不忘根本,才能真正担当起新的历史使命。

三、不忘初心,努力履职尽责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习运用《共产党宣言》,就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始终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更好增进人民福祉,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作为机构编制部门党员干部,无论做任何工作,都要大力弘扬学哲学、用哲学的优良传统,认真学习、深刻领会和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和基本方法,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贯穿的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不断增强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正确理念推进机构编制各项工作的能力。

一是高举旗帜,自觉看齐。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做政治上的坚定者和“明白人”。把讲政治作为立身之本。任何时候都要做到政治方向正确、政治立场坚定、政治纪律严明。把顾大局作为成事之道。牢固树立大局意识,自觉从大局看问题,做到正确认识大局、自觉服从大局、坚决维护大局。把常看齐作为行动指南。经常与党中央的政策要求对对表,用省、市委的决策部署照照镜,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做到思想上认同、政治上紧跟、组织上服从、行动上维护,不打折扣、卓有成效地抓好任务落实。

二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完成好各项改革管理任务,必须发扬务实、实干精神。调查研究,摸清规律。重视调查研究工作,深入部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采取问卷调查、座谈交流、实地查看等多种形式,全面掌握第一手资料,努力形成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年,要准确把握新时代、新任务对机构编制工作的新要求,结合池州实际,认真开展调查研究,摸清单位机构、职能、编制、人员等情况,为启动机构改革做好充实准备。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当前,各项改革任务十分繁重,只有找准突破口和发力点,才能事半功倍,释放乘法效应。按照“抓重点、破难点、出亮点、有特点”的原则,集中力量,在推进综合执法体制改革、深化开发区管理体制改革、经济发达镇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等方面大胆探索,切实为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好体制机制保障。抓实抓细,督导落实。每项改革和工作都要有实的目标、实的举措、实的成效,把各项改革任务进行细化分解,提出时间表、路线图,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确保各项任务有部署、有检查、有结果。

三是凝心聚力,争创一流。古人云:“求其上,得其中;求其中、得其下。”工作中要进一步增强争先创优意识,主动作为,争先进位。强化担当意识。对于牵头和承担的各项改革任务,要主动作为,不以任何理由延误工作,不以任何借口服务缺位,真正担起该担的责任。强化创新意识。不断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以更高的站位、更宽的视野,提升谋事干事水平。强化争先意识。把每项工作都放在高标准、高质量的层面上来定位和考量,对标先进,定目标、找差距、补短板,奋力赶超,努力创造一流的工作业绩。

 

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